第9章(第1页)
事了。大家提着的一口气都放下了。王小美望向了张烨,“这两首诗是你作的?”张烨不能说不是啊,毕竟这诗确实跟这个世界没有存在过,“嗯。”“你还会写诗?”王小美还是不确信。那边刚要出门的赵国洲听见了,回头笑呵呵道:“你们可能不知道小张是怎么被面试录取的吧?就是因为一首《海燕》的散文诗,小张对于诗歌的艺术素养,咱们整个文艺广播的人加在一起估计也不如他。”说罢,他稍稍回忆了一下,从头开始朗诵,张烨也没想到赵国洲竟然差不多把这首诗原封不动地背下来了,可见他有多爱这篇散文诗了,“……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众人听了,不少人惊为神作!“好诗啊!”“写得真痛快!”“这首也是现场创作的?”几首诗真是一首比一首让人惊艳万分,这时大家再想想刚刚的事情,心中不由得都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想法。文青是种病,文艺女青年更是一种病,这种病谁能治?答案很简单——要一个比文艺女青年更文艺的文艺男青年才能治啊!第23章【要上报纸了!】天暗。晚上十点多。很多人都下班了,张烨一个人去了录播室加班。白天因为没有排上录播间,晚上又因为《话说天下》的直播耽误了很久,所以他自己的栏目拖到了这会儿才能录制,提前录制的几期周末用光了,他必须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将今天夜里的这期《鬼吹灯》赶制出来,时间很紧。“摸金校尉们干活,凡是掘开大墓,在角落都要……诶不对!”“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内都要点上一只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宝物原样放回去,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这一次的录制跟以往不一样,有点磕磕绊绊,张烨心里也比较苦涩,他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了,但没料这么快。诚然,他曾经因为锻炼脱稿,在学习期间特意背诵过这本书,但那仅仅是前面啊,他就算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背诵《鬼吹灯》大几十万字,他只记的住前面一点,这下问题就来了,现在当初那点背诵的功力用完了,很快就要进入他没有太多记忆的地方,虽然张烨知道情节走向,甚至很多细节都清清楚楚,可毕竟不是原版了,很多都要靠自己创作,文字上和文学上都要大打折扣,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显然,这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严重影响收听率。暂停,删段落,重新录制。折腾了好久才将将在十二点前弄完。这一期是糊弄过去了,可下一期还不知怎么样呢,唉,质量出现问题的话,万一收听率再掉下去太多,到时候可怎么办啊!工作完,张烨趴在楼道窗户上抽了根烟,单位是禁止吸烟的,不过夜深人静也没人了,无所谓的事儿。铃铃铃,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张烨心说大半夜的谁啊,接起来,“喂?”对面是一个男声,“您好,是张先生吧?我是京华的记……”没等他说完,张烨以为是诈骗骚扰电话,便道:“我不管你是京华的还是双汇的,你千万别说我中奖了就行,今年我已经中过四十七次奖了,合计宝马三辆奔驰两辆奖金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你也千万别说我女儿被绑架了,那您还得受累先给我找个老婆,你更别说你要推销火腿肠,实话告诉你我兜里就一块五,我要是你我就直接挂电话,不然等过了五分钟,你就算嘴皮子磨烂了使出浑身解数把我兜里这一块五全给忽悠走了买你的火腿肠,那点提成也不够你交电话费的。”对付这种电话诈骗和推销,张烨很有经验,“好了,现在你说吧。”一般碰见张烨这么****的人,对方也就挂了。可那边的男子没有,很无语道:“我不是卖京华火腿的,汗,我是京华时报的记者,请问是张烨先生吧?”张烨呃道:“记者?嗨,搞错了搞错了,我以为诈骗的呢。”男人道:“没关系,我是通过电台的朋友找到您的电话的,主要是一件事,今天的《话说天下》我也听了,我们编辑部对您的两首诗特别感兴趣,可能会在明天的报上刊登这一次的事件,所以先跟您打一声招呼,还有我想问一下第二首诗的名字,因为您广播中没有提及。”张烨一噢,思索一下,“第二首叫《一代人》。”那记者称奇道:“《一代人》?这标题怎么觉得不合适?”《一代人》的题其实指向性比较明确,是原作者顾诚在那个时代和社会引发的思考和坚持,张烨原本告诉那女大学生的这首诗本意也并不是标题的引向,没那么有深意,但张烨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用了人家前人的智慧,哪里还能改人家的诗名。文艺青年嘛,说起来的话,这类人榨干了煮沸了,骨子里剩下的实际上也就是那么点固执了,张烨自己也不例外,他很有原则。不合适又怎么样?他也知道这诗名跟自己今晚表达的意思有差别,但这可是他那个世界伟大诗人的经典名作,经典是需要尊重的,张烨扪心自问,就算原作者看不到,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违反原则的事情就可以做吗?违反道义的事情就可以干吗?答案很明显……嘿嘿,当然可以干啦!张烨啊道:“你们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登,只要能上报就行,随便改我没事儿,为了销量增加一个幻想主义元素的诗名也可以啊!”他很有原则,有时候也很没原则!这可是京华时报啊!跟上次刊登《鬼吹灯》的那份小报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记者闻言差点吐血,他就是随口发表一下观点,估摸也没想到张烨这厮居然这么没有底线,一个现代诗人,一个能写出这等经典诗句的艺术从业者,居然让别人随便改标题名字?你妹啊你还有没有一点文人的操守了啊!哪儿有您这种文人呀!记者也哭笑不得,咳嗽道:“那什么,不是那个意思,也不是让您改诗名,还是叫《一代人》吧,您的诗我们可不敢做主。”“那行吧。”张烨可有可无道。交流了几句,电话也简短地挂了。张烨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来不怯场,手机一断他才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要上京华时报了?又要出名一些了啊!离自己的目标也又进了一步!对了,看看声望有多少了吧,他打开游戏界面!总声望:95344。什么?怎么这么多了?张烨一怔,周六早上才把声望全用掉,按照《鬼吹灯》的声望累积,每天大概有两万人会给他增长声望,周末两天过去也就是四万多的样子,算上假日收听率所有微涨也超不过五万去,简而言之,今天的《话说天下》直播给他带来了五万多的声望值?果然不愧是文艺广播排名第一的栏目啊!听众基数就不一样!当然,里面可能也多数归功于张烨的出色表现,那两首诗说的十分恰到好处,肯定征服了不少听众!第24章【小小出名了一把!】第二天下楼上班,走到地铁站西边的报亭时张烨过去问了问报纸,“京华时报来了吗?多少钱?”“一块。”老板机械化道。张烨掏钱,“给我来一份。”老板收钱递报,“好的,你拿好。”穷的叮当响的张烨对这一块钱十分肉疼,但没办法,该花的钱他肯定得花,随后翻开版面一页页看起来。等他走上地铁挤在10号线的时候,终于眼睛一闪,喜闻乐见地翻到了中间一页,自己的大名在文章中赫然其上,尤其这个标题特别吸引人——《两首诗救下一条人命》!昨晚,京城广播电台文艺广播《话说天下》感情专栏与听众互动节目里,一名女大学生因为男友即将远去纽约求学而准备选择在节目直播中轻生,节目主播王小美极力劝阻,但效果甚微,最终是节目嘉宾、文艺广播《深夜鬼故事》的播音主持人张烨老师用了两首诗挽救了女孩的生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站在你门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又名《飞鸟与鱼》。以上是两首诗的原文。据悉,两首诗都是张烨老师现场创作的,本报记者深夜也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联系过张老师,虽然是在电话中,却也不禁被张烨老师的文采所折服。啊?被我文采折服?张烨有些脸红,电话中都把人家记者当成推销火腿肠的了,表现出了屁的文采呀!报导还没完: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个插曲,凌晨,编辑部几个人赶稿,看到这两首作品后无不动容,立即做出了对两首诗的解析和评论,但交给严副总编辑审核时,副总编却没让我们发稿,看了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赏析分析之类的都删掉吧,不要用以前的常规方式撰稿了,《飞鸟与鱼》,这是一首能瞬间打进人内心的现代诗,不需要解析,而另一首《一代人》,里面的力量也是无法用语言解析的,这是一首伟大的现代诗,不管作者是不是诗坛的新人,这首诗都只能用伟大来形容,或许原作者的名气和在当今时代的客观背景下,现如今还不足以让这首诗名噪天下,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很多事的,或许几年以后,或许几十年以后,或许几百年以后,后人都会记得一首诗,记得一个人——张烨与他的《一代人》。是我们这一代人,是他们这一代人,也是后人那一代人。评价真高啊,张烨心都飘起来了。……单位。“早。”张烨进了办公区。助理小芳第一个迎了上来,笑得露出小虎牙,“张老师您来的正好,我们正说京华时报上的新闻呢,您看了吗?”张烨笑笑,“我也刚看了。”小芳咯咯笑,“大家之前还聊呢,你可是咱们文艺广播里这些年第一个上京华时报的。”她替张烨高兴,“这可是京华时报啊,虽然局限在京城地区,但发行量可是几十万份呢,一般人可没这个待遇!”《老少故事会》的老主播冯老师也看过来,高度评价道:“小张老师,昨天夜里我又听了一次重播,把两首诗翻来覆去地咀嚼了一遍,唉,后生可畏啊,我也马上退休了,以后台里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喽。”张烨赶快道:“可没您说的那么言重,我这文学素养还差得远,我来台里的第一天就是抱着学习态度来的,今后也是,还得各位老师多多指点。”田彬和李四这时来上班了。张烨也瞅到了他,只见田彬眼中有些暴戾的神色,妒恨交加的感觉,不理张烨,自己坐回了办公桌。被张烨抢了《深夜鬼故事》的主播位子,田彬现在已经是带班dj了,平时根本没有工作做,只能谁那里有缺就补上一次,三五天也不见得能上一次节目,他不窝火才怪。倒是李四今天的态度跟以往完全不同,看得出他本来也没想说话的,但不知怎么想的,刚要转身的李四脚步又顿了一顿,“……张老师,早。”张烨看看他,“哦,早。”李四跟他点了下脑袋,这才归位,有点服软并且审时度势的意思。闻得如此,田彬脸色更差劲了,他人缘本身就一般,以前也没少在背后嚼人舌头,怪不得今天的众叛亲离。后面,台里的风云人物王小美也到单位了,她还是没往张烨那里看,但是跟几个老同志和关系不错的朋友打过招呼后,却意外地跟张烨说了句,“张老师,我节目的读者来信有不少是给你的,一会儿你找助理拿一下。”虽说态度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可要知道的是,王小美以前在私下里可是从没有叫过张烨“张老师”这称呼的,一个称呼的区别,明显带上了一份潜意识的认同。二十分钟后,张烨拿到了《话说天下》关于自己的听众来信,在网络横行的时代,这个世界跟张烨那个世界一样,纸质信件的通信方式已经很少有人用了,但张烨还是一直认为,这种写在纸张上的文字形式要更真实,更有力度。“张烨老师您好,我听了昨天这期节目,我也是做父母的,别的话不多说了,我替那孩子的父母谢谢你。”一共三十七封信,听众的反馈大都很正面。张烨又翻看了《深夜鬼事故》的官方邮箱,将听众来信全部读了一遍,又到了京城广播电台的网站看了看留言,忽然看到了一个链接,他点开一瞧,他那《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被发到了一家大型论坛上!点击七十五万!回复竟有三千多条!“这诗太让人感动了!”“这么多点击了?这是要火的节奏啊!”“网上也火了吗?我早上刚在京华时报上看了这首诗,真心厉害,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一代人》。”“我是网站文学版块的版主,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学爱好者,一直喜欢现代诗,也特别爱写这个,从来自认为自己写的很好,也在文学版块发表过不少现代诗,可今天看了张烨老师的两首诗,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这才是真正的现代诗,我写的东西其实什么也不是!”有称赞,当然也有质疑。“什么破诗啊,也就一般般。”“是啊,太脑残了,一会儿最远的距离是这个,一会儿最远的距离又是那个,有没有准谱啊!”任何东西即便做到最好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张烨心知这个道理,登陆账号披上了一个马甲发表评论了,他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心态比较好,人比较淡定平和,看到骂声也是微微一笑而过,很有文学家和大诗人的气度,风范十足道:“……我顶你二姥姥个肺啊!还一般般?你们丫懂文学吗?啊?这等流芳百世的神作居然还不屑一顾!你们就是一坨屎!一坨臭狗屎!”上面那人急了,“诶,你怎么骂人?”也有网友帮腔,“3256楼说的不错,你们就不懂艺术!”另一网友道:“这种经典诗也有人批评?真搞不懂有些人的审美观!”“对啊,这可是救了一条人命的诗,还一般?那你写一首救个人我们看看!”在张烨的带领下,那俩发表负面意见的人被吐沫淹没了,灰溜溜地不再发言。见大家热情响应,张烨才是脸不红心不跳地下了账号,一点也没觉得自己有多猥琐,文学家都这个脾气!老子有云——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5章【再送一首诗!】张烨坐在电脑前看了半天网络上对自己的褒奖之声,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文艺广播楼道外传来吵闹的声响,动静不小!“让我们进去!我找张烨老师!”“这里是办公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我们说几句话就走,绝对不给你们添麻烦!”“那也不行啊,你们先去前台等一下,登记预约再说!”推推搡搡下,一男一女挤了进来,一个保安在那边拦着,也没拦住他们,不少人都看了过来。旁边会议室可能刚有个小会散了,正好路过这边的音乐频率和交通频率的工作人员也纷纷驻足,不知道出什么事了。末了,赵国洲都被惊动了,从自己办公室里探头走出来。“怎么回事?”赵国洲拧着眉心。“他们非闯进来!说了也不听!”保安解释道。“我们找张烨老师!让我们见一面就行!就见一面!”俩男女喊着。张烨见状,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工作站起,挤开人群道:“我就是张烨,你们是?”男子岁数不大,估计跟张烨同龄,听张烨承认身份后,他猛然激动了起来,上去一把就死死握住了张烨的手,“张老师!谢谢!谢谢!您是小丽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谢谢您了!谢谢您了!”说着,眼泪竟然从他眼眶里夺目而出,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幕着实古怪。张烨没明白,“什么救命恩人?”旁边那文文静静的女孩儿见男友哭了,她也落下了眼泪,“张老师,我是小丽,昨天要不是您的两首诗,我可能就……”众人方是顿悟!张烨也搞懂了,“是你啊,这就是你说的男朋友吧?快别哭了,都快别哭了!”男子的眼泪中带着悔恨,“我也是昨晚才知道的,要不是您劝住了小丽,我们现在早天人永隔了!您是我们一家子的恩人!”小丽忽然翻开书包,从里面掏出一面长长的红色锦旗,“这是我父母连夜找人做的。”她男友飞快上去一步,和她一起拉开!刷!锦旗摊开在众人面前!——《一言之恩,铭记终生》!然后,小两口立正站好,深深给张烨鞠了一躬!此情此景,张烨也触动很大,忙扶起他们俩,“瞧还弄得这么麻烦,其实真不用的,真不用,我也没做什么,只要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好,呵呵,现在不吵架了吧?都商量好了?”男子一咬嘴唇,“我想好了,我不出国了!”小丽大惊,“不行!你父母都帮你安排好了!”“谁规定非得出国留学才能事业有成?在国内发展也一样,我父母那里我会跟他们解释的,他们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会说服他们,我留下来陪你,等你毕业咱们就结婚!”男子坚定道。可小丽却更加坚毅,“绝对不行!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现在已经想通了,我等着你,多久我都等着!”“小丽!”男子眼眶又红了!小丽轻轻抱住他,“只要你好,我怎么都行!”办公室的众人见到这一刻,很多人发自内心地给他们鼓起了掌,爱情的力量,总是能感染人心。“这多好啊。”张烨笑道。赵国洲也道:“以后好好的,可别做傻事了啊。”小丽不好意思道:“不会了,只要他过得好我什么都无所谓,我不会让他再担心了。”忽然有人提议,“小张老师再送他们一首诗吧。”“对啊对啊。”助理小芳道:“让张老师再送你们一首诗。”赵国洲也觉得有意思,“这个提议不错,到时候你们结婚的时候可得叫小张老师去啊,当你们的证婚人。”小丽受宠若惊道:“这怎么好意思,张老师字若千金,已经送过我两首诗了,我哪敢再奢求!”张烨摸了摸鼻子,领导都发话了,他不能不给啊,道:“那行吧,我想一想。”京华时报都高度评价并且刊登了张烨的现代诗,已经证明了他的艺术水平,现在一听张烨又要作诗了,不少人都凑着耳朵围了上来。外面有一些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一看,也腆着脸凑闹热来了!“别挡着。”“往那边一点,看不见了。”“陈姐快来听听,又有诗了。”“什么诗?谁有诗了?”“就是文艺频率上京华时报的那个啊,那诗现在跟网上也挺火的。”“《飞鸟与鱼》的作者?哟,那得听听,等我进去。”偌大的办公区涌进了不少人,近百道目光盯着张烨!小丽和他男友也非常期待,眼神都不舍得眨一下了!张烨也没想场面这么大,见众人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他更谨慎了,要是说的不好可丢人啊,嗯,说哪首诗呢?哪首诗合适呢?张烨回忆了片刻,只要你好我怎么都行?有了!他慢慢吐出话道:“小丽,你刚才的一句话我觉得挺好,就用你的话做基础我送你们一首诗吧。”屋里静了一片!张烨缓了口气,朗诵起来。“时光如水,总是无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赵国洲当下叫好,“好诗!”她男友听了,当即便匆忙拿纸笔记下,生怕给忘了!小丽没有动,反而闭上了眼睛,似乎陶醉在了这首诗中,不多时,她再次对张烨深深鞠躬下去,“谢谢您!您一辈子都是我的老师!”“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一个女工作人员听得眼中掠上了雾气,也不知生出了什么怀念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