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兵锋所指,吐蕃震怖!(第4页)
用人命去填吗?
可是,不打,难道真的要按照那封血书上说的,自己跑到边境去,给那个黄口小儿,跪地请罪吗?
那他这个赞普的脸,往哪儿搁?
他们吐蕃王国的脸,往哪儿搁?
一时间,赤松德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就在吐蕃王庭,为了战与和,争论不休的时候。
赵轩,已经率领着他的十万大军,越过了边境线,踏上了吐蕃的土地。
他没有急着向逻些城进发。
而是不紧不慢地,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向前推进。
凡是敢于抵抗的,一律炮火洗地,鸡犬不留。
凡是开城投降的,他也不伤害平民,只是收缴所有武器,驻军接管。
他的兵锋,就像一把悬在吐蕃王国头上的利剑,缓缓落下。
每前进一步,都让吐蕃王庭的恐慌,加深一分。
整个吐蕃,都笼罩在了赵轩和他那支无敌大军的阴影之下。
赤松德赞和他麾下的大臣们,感觉自己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正在被一步步地,逼向死亡的深渊。
半个月后。
赵轩率领十万大军,已经深入吐蕃腹地三百余里。
这半个月里,他们接连攻下了三座城池,每一座,都曾是吐蕃人引以为傲的坚城。
但在神机营的百门火炮面前,这些所谓的坚城,脆弱得如同沙堡。
赵轩的战略简单而粗暴。
凡是城门紧闭,胆敢抵抗的,一律不予废话,直接用炮火将城墙轰开,然后大军涌入,屠城。
凡是见到大军便开城投降的,他则秋毫无犯,只收缴兵器,清点府库,然后留下少量驻军,继续向下一座城池进发。
这种雷霆万钧,又恩威并施的手段,彻底击垮了沿途所有吐蕃城池的抵抗意志。
到了后来,凉州大军的旗帜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城内的守军和贵族便会吓得屁滚尿流,争先恐后地打开城门,跪地请降。
而凉州王赵轩的名字,更是成了能让吐蕃小儿止啼的恐怖存在。